意昂体育介绍 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意昂体育介绍 >

世界最和睦的分裂,一国分裂为两国,如今两国关系极为亲密

发布日期:2025-11-22 20:49    点击次数:140

一提到国家分裂,大家脑海里可能立马想到战争、纷争啥的,但是其实还真有那么几段例外的情况。

捷克斯洛伐克的拆分就是个典型的例子,1993年1月1日,它平静地分成了捷克共和国和斯洛伐克共和国,两边都没出几次力,也没流一滴血,就凭着谈判桌上的协商就搞定了。有人把这叫做“天鹅绒分离”,和1989年的“天鹅绒革命”一样,顺顺利利的,跟天鹅绒布料似的。

如今,这两个国家关系亲得就像自家兄弟似的,经济上相互扶持,百姓之间自由来往,边境几乎就像不存在一样。到底是咋搞的呢?

咱先聊聊起源吧。捷克人和斯洛伐克人其实都是斯拉夫族的兄弟,从5世纪起就开始在中欧平原扎根,主要是在易北河和多瑙河周边活动。他们的语言、文化啥的都挺相像的,大致能互通,但历史的发展道路就各不相同了。

在9世纪时,大摩拉维亚帝国初次把这两个区域合并在一块儿,莫伊米尔一世建立的国家也就维持不到百年,到了10世纪初就被匈牙利人给灭掉了。

从那之后,斯洛伐克这块地方变成了匈牙利王国的一份子,就紧挨着马扎尔人管了整整一千多年。

捷克这块地方,后来成了波希米亚王国。1085年,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亨利四世给弗拉迪斯拉夫二世封了国王名号,到了1158年,腓特烈一世再确认了这个皇位可以世袭。从那会儿起,捷克就正式融入了神圣罗马帝国的架构,变成了个由皇帝选举的诸侯国。

中世纪的时候,波希米亚王国混得比挺火,尤其是在查理四世当政那会儿,从1346年闯到1378年,布拉格变成了欧洲的贸易中心,成了东西欧的重要枢纽。捷克的贵族也借着宗教改革的势头挺得风生水起,1419年,胡斯发动反天主教的运动,结果闹出了胡斯战争,打了足足15年,本地的王朝也渐渐变得衰败起来。

到了1526年,哈布斯堡家族接管了波希米亚。到了1618年,布拉格发生了投掷事件,引发了持续三十年的战争,哈布斯堡基本上巩固了统治。不过在斯洛伐克,那边一直是匈牙利的边境地带,以农业为主要经济支撑,文化上也受到压制。

1848年欧洲掀起的革命浪潮中,民族意识都觉醒了,大家都想要自主权啥的。斯洛伐克在匈牙利的框架下推动斯拉夫文化的复兴,还建立了国家剧院作为代表性的象征。

一战算得上个关键转折。1914年6月28日,塞尔维亚的年轻人刺了奥匈皇储,结果引发了大战。一直打到1918年11月11日,战争才算完结,奥匈帝国也随之解体了。

在1918年10月28日,托马斯·马萨里克与米兰·斯特凡尼克正式宣布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的成立。巴黎和会上的凡尔赛条约最终确认了边界,不过呢,这个国家是硬拼凑出来的,经济上的差距其实也没怎么考虑。

捷克的工业发展可追溯到18世纪的工业革命时期,早就成为东欧地区的制造业重镇,为全国工业总产值贡献了超过六成。而斯洛伐克主要依靠农业和林业,基础设施相对落后。从行政角度看,布拉格的官员掌控了斯洛伐克地区大部分机构,占到八成左右。到1927年,斯洛伐克语才开始得到部分认可,国家文件里还是优先使用捷克语。

西北苏台德地区的三百万多德意志人的地位变得低落了。到1938年9月30日,慕尼黑协议签订,把苏台德割让给了德国。

1939年3月15日,德国占领了捷克的剩余部分,同一天斯洛伐克宣布独立,建立由约瑟夫·蒂索领导的政权,并与德国结成联盟,加入了部分战争行动。二战于1945年5月9日在欧洲战场结束,捷克斯洛伐克重新获得了独立。

1948年2月25日,共产党夺取政权,推行计划经济体系。斯洛伐克被划定为原料供应地,工业收益的八成由布拉格掌控。到1967年,全国GDP出现下降,民众开始不满。1968年1月5日,亚历山大·杜布切克上台,担任捷共中央第一书记,开始推动改革,放松媒体审查,试行市场机制。

改革刚推行了几个月,到了1968年8月21日的深夜,苏联带领华沙条约组织的军队发动入侵,逮捕了杜布切克,把局势给镇压下去了。大约50万部队驻扎在主要城市,百姓中死伤不少。杜布切克被免职后,到1969年4月17日,古斯塔夫·胡萨克上台,开始推行正常化政策。

联邦的框架在1969年正式落地,可实际上,权力还是集中在布拉格一带,让斯洛伐克方面挺不开心。到了1989年11月17日,布拉格的学生们为了纪念反纳粹运动,组织了一场游行,但被当局用武力镇压了,结果引发了全国范围的示威,人流如潮,几十万老百姓走上街头。两天后,11月19日,反对派成立了“公民论坛”,成为推动变革的重要阵地。

11月24日,共产党的领导集体宣布辞职,正式退出舞台。到了12月10日,新一届政府正式成立。而在12月29日,瓦茨拉夫·哈维尔当选为总统,杜布切克则担任联邦议会议长。

1990年,苏联影响变得没那么大了。到了1992年6月5到6日进行的议会选举,捷克公民民主党由瓦茨拉夫·克劳斯带领赢了,斯洛伐克方面由弗拉基米尔·梅恰尔领衔的争取民主斯洛伐克运动在斯洛伐克获胜。克劳斯想推行联邦内的强有力经济改革,而梅恰尔则主张斯洛伐克要有更大的自治权。7月17日,斯洛伐克议会就通过了主权宣言。

7月23日,克劳斯和梅恰尔在布拉迪斯拉发会面,双方达成了在1992年12月31日正式分裂的共识。哈维尔在7月20日辞去了总统职务,他对分裂持反对态度。谈判的重点是和平拆分,力求避免像南斯拉夫那样出现暴力冲突。

11月13日,联邦议会通过了宪法法541,按照2比1的人口比例来分配财产。到了11月25日,宪法法542确定了分家的具体细节。虽然没有举行全民公投,调查显示大部分人其实并不支持分裂。

分家这件事没有动手,都是靠对话解决的。国家的象征也做了划分:捷克保留了狮子纹章和国歌“Kde domov můj”,斯洛伐克则用了双十字和“Nad Tatrou sa blýska”。旗子的问题比较热闹,捷克还保持着捷克斯洛伐克的旗帜,虽然当时条文里禁止用;斯洛伐克在1992年9月3日还加上了自己的纹章。

边境沿着内部线划分,还出现了一些小的争执,比如U Sabotů在1997年把斯洛伐克的,Sidonie留给了捷克,Kasárna则归属斯洛伐克,直到1996年的条约才解决了这些问题。货币方面,一开始用的还是捷克斯洛伐克克朗,到了1993年2月8日盖章,把捷克克朗和斯洛伐克克朗分开,实行等值兑换,随后新币在1993年面世,邮票也在8月2日进行了分发。

斯洛伐克在2009年1月1日开始使用欧元,兑换率是30.126克朗兑一欧元。两国都遵照之前签订的国际条约,没有争夺唯一继承国的地位,1993年1月19日两边都加入了联合国。

经济在之后受到了冲击,1993年出现了断链,贸易手续变得繁琐,但并没有达到预料中的糟糕程度。关税同盟一直持续到2004年5月1日,两边都正式加入了欧盟。财产按21比例分配,像黄金存储和知识产权这些小争议后来都解决了。公民身份在1993年1月1日自动分割,依据居住地、出生地啥的,一年之内可以办理更换。

斯洛伐克在2010年禁止双国籍,捷克则是在2014年放宽限制。关于罗姆人,挺麻烦的事:在捷克出生、又在斯洛伐克的罗姆人,往往变成无国籍。1999年和2003年,捷克都做过相关法律调整,但没赔偿。虽然两国之间接触少,但彼此还能懂,媒体也会换节目的,比如2012年,捷克和斯洛伐克的超级明星就曾联合作播。

在体育方面,1993年世青冰球锦标赛上,捷克和斯洛伐克队曾合队参赛;而足球方面,RCS队没能闯进1994年的世界杯。有的运动会有共同的联赛,像斯洛伐克的马丁·利普塔克就曾在2010年带领捷克手球队比赛。电话区号方面,捷克是+42,1997年2月以后改成+420;斯洛伐克用+421。

公众最初不太满意,1993年的研究表明,有一半的人会投反对票。民意调查显示:2017年,42%的捷克人和40%的斯洛伐克人支持分开;2008年,斯洛伐克有47%赞成,44%反对;到了2023年,捷克支持分裂的有50%,反对的39%。

现在大家关系挺亲密,没啥政治上的影响,但社会民主党合作挺紧密,特别是在地区欧盟事务上。总统和总理之间也会互访,外长也会走动。2012年10月29日,联合内阁会议在特伦钦和乌赫斯克赫拉迪什特举行,纪念1918年的独立日。

在军事方面,从2002到2005年,科索沃KFOR捷斯营和捷斯特部队一块儿行动。经济方面发展挺快,捷克是斯洛伐克最紧密的合作伙伴之一。旅游方面,很多捷克游客常常去斯洛伐克的高低塔特拉山玩儿。

在2007年12月21日加入申根区后,边境检查不再进行。作为欧盟成员国,享受人员自由流动的便利;公民可以用身份证出行、工作,不需要额外许可。外交保护方面,根据欧盟的规定,考虑将维谢格拉德集团成员国的使馆整合起来。另外,2009年和2010年的跨年夜,曾有联合广播纪念直播。2011年12月18日,哈维尔去世,举国为之哀悼,葬礼上进行了双语祈祷。



Powered by 意昂体育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365站群 © 201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