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10-26 03:12 点击次数:137
2025年刚开年,深圳华强北的电子市场就炸开了锅。
老张蹲在自家店铺门口,手里的烟一根接一根地抽。
"这日子没法过了!"他狠狠踩灭烟头,指着电脑屏幕上的订单数据直跺脚。就在上个月,他发往美国的一批蓝牙耳机还被退了回来,理由是"关税太高没人要"。谁能想到,特朗普一上台就玩真的,关税说涨就涨,从10%直接干到54%。
这可不是闹着玩的。义乌的小商品市场更惨,做跨境小包的老板们都快哭晕在厕所。以前800美元以下的包裹免税,现在可好,不仅要交54%的税,还得额外掏100美元。有个做手机壳的老板算过账,现在卖10块钱的东西,光税就得交6块多,这生意还怎么做?难怪有人说,特朗普这一招,简直是要把小商品市场往死里整。
不过要说最惨的,还得数那些做半导体的。9月份那波制裁名单一公布,好些个企业直接傻眼。有个做AI芯片的工程师私下说,他们公司连夜开会,研发部的同事都快把头发薅秃了。但有意思的是,国内芯片自给率反而从30%蹭蹭往上涨,眼瞅着就要突破40%了。你说这算不算因祸得福?
美国那边也好不到哪去。加州有个做无人机的公司老板在社交媒体上吐槽,说现在从中国进货成本涨了五成,找越南、印度替代吧,质量不行;找墨西哥吧,配套又太差。最后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涨价,结果销量直接腰斩。更绝的是那些农场主,眼看着中国转头去买巴西、阿根廷的大豆,急得直跳脚。有个农场主在采访里说:"我们这儿的仓库都堆满了,再这样下去,明年怕是要改种玉米了。"
要说这场贸易战最魔幻的地方,就是两边都在喊疼,但谁都不肯先松口。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那帮经济学家早就预警过,这么搞下去全球经济都得跟着遭殃。可特朗普那边呢?该加税加税,该制裁制裁,活像个赌红了眼的赌徒。中国这边也没闲着,一边搞内循环刺激消费,一边在东南亚、欧洲使劲开拓新市场。有个做外贸的朋友说,现在他们公司已经把仓库直接建到德国去了,为的就是避开美国的关税大棒。
现在最有趣的画面是什么?是义乌的老板们一边骂娘,一边研究怎么把货卖到欧洲去;是美国农民一边抱怨,一边盘算着明年该种啥;是两国的老百姓都在为物价上涨发愁。这场贸易战打到这个份上,早就不是谁赢谁输的问题了,而是看谁能扛得更久。有个经济学家说得挺在理:全球化就像结婚,日子过不下去了可以离婚,但分家产的滋味可不好受。
说到物价,最近超市里的进口商品价格确实涨得厉害。上周我去买牛排,发现比去年贵了快一半。收银员大姐一边扫码一边嘀咕:"这日子真是越过越回去了。"不过转头看看国产货,价格倒是挺稳当。难怪有人说,这场贸易战最意外的收获,就是让更多人开始关注国货了。
要说未来会怎样还真不好说。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些能快速调整策略的企业,肯定能活得更好。就像我认识的一个做服装的老板,去年还在为美国订单发愁,今年已经把生意做到中东去了。用他的话说:"天无绝人之路,就看你能不能抓住机会。"这话糙理不糙,放在眼下这个节骨眼上,还真是这么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