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10-08 16:19 点击次数:184
美国总统特朗普前几天签署公告,将美国企业为H-1B签证申请人支付的费用提高至10万美元。
紧接着,美国高科技企业陷入一片混乱,有些公司紧急叫回正在海外旅行的受影响员工,评估政策调整产生的影响。尽管后续白宫对新规的适用人群等具体内容作出进一步解释,但依然有不少人形容,整个政策“处处都是问号”。
比如,这10万美元费用到底是一次性的还是每年支付的?当前签证持有者会不会被纳入需要缴费的人群?
白宫最新表示,这10万美元是一次性费用,仅适用于申请,不适用于签证续签申请。当前身处美国境外的签证持有者在重新入境时不会被收取这笔费用。
但鉴于美国政府在多项新政策上的多次反转历史,以及特朗普政府高层此前针对签证新政连续释放出矛盾的信息,让人云里雾里,让很多在美持有该签证的外国雇员焦虑,更是让很多计划通过该签证申请美国公司就业机会的留学生异常苦恼。
除了造成外国雇员和留学生的焦虑和困扰以外,关于这项新政策是否会引发美国科技界的“人才危机”的讨论也在持续,最近几天已经有科技界大咖对此出面表态。
面对即将被显著提高的雇佣海外员工成本,美国人工智能领域的两位明星级人物——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和OpenAI首席执行官奥尔特曼——最近公开发表了评论。
简单总结就是:美国需要科技领域的“聪明人”劳工和移民,但赞同特朗普政府的这一新政策。
他们两位的赞同比较符合逻辑,因为英伟达和OpenAI要承担雇员这笔多出来的签证费并不是什么难事,看看估值和每年的营收就明白。相反,一些中小初创期的高科技企业可能因为高涨的成本而放弃部分优秀的外籍雇员,这部分人反而还可能流向这两家巨头企业。
不过,对美国整体的科技界来说,这项H-1B签证新政策到底是福是祸呢?
两方面受到打击
白宫方面称此项签证新政策旨在确保美国引进的是高技能、不能被美国人替代的人才。但外界最常见的解读是,此举更多在于保护美国人的工作机会。同时,该计划在白宫当前全面收紧移民政策的背景下受到质疑,因为H-1B签证对引进全球顶尖人才到美国至关重要。
首先是对美国的高科技行业——尤其是金融、互联网、IT、软件、人工智能等传统优势行业内的中小微企业来说,可能会波及它们的人力资源实力。据悉,去年H-1B签证受雇人员最多从事的行业是软件编程业。
此前,H-1B签证是美国企业可以雇佣外国国籍的留学毕业生的最好途径,也是外国“优秀子弟”实现「留学—找到工作—转绿卡—移民美国」路径的最好方式之一。
在美国,雇佣持H-1B签证外国员工最多的企业普遍是高科技行业的雇主,诸如亚马逊、微软、Meta、谷歌等科技巨头,以及高科技行业内的初创企业。外国科技人才劳动力能够以较低成本,满足这些企业程序员、工程师等高技能岗位的需求。
很多美国科技企业还因这些持有H-1B签证的员工需要依赖公司帮助申请签证,而享受到这些员工“更努力、更持久、更忠诚”的服务。
此前,H-1B签证费用通常为数千美元,这对于很多企业来说不是什么大问题。但如果是10万美元的费用,那么很多中小微企业可能就无法供应相同数量的岗位给外国雇员了。
当前许多美国专家的主流判断是,H-1B签证新政策对美国的创新能力无疑将造成打击。但由于大型科技企业往往拥有高得多的财务资源水平,这种打击很可能更多会落在美国的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头上。
去年,据美国官方机构的统计,雇佣持H-1B签证外国人最多的三家美国企业分别是亚马逊(大约1万人)、塔塔咨询服务(约5500人)、微软(约5200人)。看似都是超大型企业。
但如果查阅马斯克最初在PayPal前生X.com的创业团队,Meta、OpenAI、谷歌最早的创业团队……几乎所有当前的超大型科技企业在初创阶段,都有为数不少的持有H-1B签证的科技人才助力。新政策难免不被人诟病会阻碍下一个亚马逊的诞生。
另一方面,对于当前正在美国学习和实习的全世界科技人才来说,新签证政策无疑是“灾难性的”。而对于已经获得H-1B签证,当前受到影响有限的外国雇员来说,心理层面的冲击也是巨大的。
有专家指出,新政策几乎肯定会阻碍印度学生、中国学生赴美攻读学位或发展职业的计划。美国国土安全部数据显示,印度是去年H-1B签证最大获取国家,获批签证持有者占比达71%,中国以11.7%位居次席。
特朗普政府反复无常的政策让外国学生和家长在规划留学时更加谨慎和焦虑,许多人也意识到他的威胁往往比实际情况更夸张,许多措施可能不会像政府暗示的那样大规模实施。然而本次的H-1B签证新政策却来得异常迅猛和“果断”,这无疑加大了这批人的焦虑。
对美国那些较大型但实力还赶不上亚马逊、谷歌和英伟达这样级别巨头的企业而言,如果本就有跨国的业务分布,新政策所带来的成本高升可能促使它们将更多工作转移到海外,或仅为最高级或最专业职位提供美国担保。这对那些希望留美工作的外国人来说,显然不是什么好消息。
而对那些初创企业和中小型公司来说,其中许多企业本就勉强支付法律和申请费用,新增成本可能彻底终结H-1B雇佣计划。这就又堵上了一个口子。
据悉,最新的政策还要求美国签证审核机构提高现行工资标准,以提升该计划的“技能水平”,并通过优先考虑高薪、高技能职位而非入门级职位来重塑H-1B抽签制度,这些都将迫使美国雇主将H-1B计划用于“一小部分精英、高薪职位”。而对数量明显更多的没有什么工作经验的外国毕业生而言,又如何能一毕业即成为“一小部分精英”呢?
引发“科技人才大战”?
面对美国政府突然的人才签证政策调整,除了上文提及的那些焦虑的人,也有一些国家和企业看到了机遇。
随着近年来美国不断收紧对留学生的审查力度,以及国际经济、地缘形势的变化,当前在美中国留学生人数已从2019年峰值约37.3万降至2024年的约27.7万。
随着本次新政策的出台,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势必将更多考虑以香港、新加坡等国家作为海外高等教育替代目的地,同时也有很多人会转变策略,重新考虑参加中国相关考试进入本土大学。
同时,对当前在美留学和工作的第一大来源国印度来说,白宫的这步棋可以被视作美政府无法在没有国会同意的情况下废除H-1B签证计划的一种变通——将其变成了一种“经济胁迫武器”,正符合美国对印度加征50%关税、威胁制裁等的“压迫印象”。
这让印度的高级人才产生了很大的抵触情绪:以往美好的移民胜地,被贴上更多“不欢迎印度人才”的标签。他们中的很多人也将会考虑转向亚洲较发达地区以及欧洲等求学和工作。
如此一来,而对于某些全球人才枢纽,尤其是欧洲、中东和亚洲地区等来说,这些从美国流失的国际人才就是“宝贵的财富”。对英国、欧盟、迪拜等地区,乃至中国而言正是抓住机遇,吸引优秀人才前来学习、就业和工作的机遇期。
据报道,英国正考虑取消部分顶尖全球人才的签证费用,此举将与特朗普政府形成鲜明对比。其全球人才通道旨在“吸引并留住高技能人才,尤其是在科学、研究和技术领域的人才”。
对欧盟和英国来说,在新兴赛道诸如人工智能、机器人以及算力中心等领域的人才流失比较显著,人才缺口是比较明显的。
免责声明(上下滑动查看全部)
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另,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亦不对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财经早餐力求文章所载内容及观点客观公正,但不保证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等。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