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新闻动态 >

石破茂的祭品,为何总在刺痛亚洲?

发布日期:2025-10-27 05:03    点击次数:162

各位朋友,今天聊一个让人心里发堵的话题。10月17日,日本首相石破茂又向靖国神社供奉了那件叫“真榊”的祭品,木牌上清清楚楚写着“内阁总理大臣”五个字。这已经是他上任一年来,至少第三次类似的举动了。说起来,他每次都强调“不亲自参拜”,但这种带着官衔的供奉,就像在历史伤口上撒盐——动作看似轻巧,带来的刺痛却真实而深刻。

# 政治走钢丝:右翼压力下的妥协术

说实话,石破茂这套“只供不拜”的把戏,明眼人都看得懂。一方面,他需要安抚自民党内的右翼势力。要知道,自民党内有个“大家一起来参拜靖国神社之会”的超党派议员联盟,前首相森喜朗、前防卫大臣岸信夫等都是成员,这股力量不容小觑。尤其在7月参议院选举遭遇“历史性溃败”后,石破茂的执政基础已经摇摇欲坠,向靖国神社“表忠心”成了他巩固支持的低成本方式。

但另一方面,他又不敢完全撕破脸皮。毕竟直接参拜会立即引发中韩等国的强烈反弹,所以选择这种“曲线拜鬼”的方式,成了近年来日本首相的“标准操作”。从岸田文雄到石破茂,都在玩同一套文字游戏:既想在国内捞取政治资本,又不想承担过大的国际压力。但这种精于算计的妥协,恰恰暴露了日本政客在历史问题上的机会主义心态。

# 历史认知的严重倒退

更让人忧心的是,这种行为的背后,是日本社会对侵略战争集体记忆的系统性淡化。今年8月15日日本战败日,石破茂在致辞中只轻描淡写提及“反省”,却刻意回避了对亚洲各国的“加害责任”。这与1995年村山富市首相明确承认“殖民统治和侵略”的谈话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靖国神社问题的实质,是日本政府能否正确认识和对待侵略历史,能否尊重亚洲受害国人民的感情。神社里供奉的14名甲级战犯,包括东条英机、松井石根等人,是日本军国主义发动对外侵略战争的主要责任者。任何形式的官方致敬行为,都是对历史的亵渎。日本2023年文部科学省审定的历史教科书就存在严重史实偏差,通过弱化战争加害责任表述、美化侵略战争与殖民统治等罪行,试图构建符合自身利益的历史叙事体系。这种历史修正主义行径不仅违背《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等国际法律文件的基本原则,更对亚洲受害国人民的情感造成持续伤害。

# 东亚和平面临的现实威胁

这些行为不仅关乎历史,更直接影响现实安全。日本近年来不断突破“专守防卫”原则,解禁集体自卫权,大幅增加防卫预算,其安保政策发生重大转变,“正常国家化”路线已突破战后和平宪法框架。更值得警惕的是,日本自卫队频繁开展针对性军事演习,这种军事扩张态势与历史修正主义形成共振,严重破坏地区战略平衡。

大家可以想想,当一个国家不愿正视历史,却同时在军事上不断扩张时,邻国会怎么想?韩国外交部多次对日本政客的行为表示“失望和遗憾”;中国外交部也持续敦促日方“正视并反省侵略历史,彻底同军国主义切割”。但问题的严重性在于,日本政客似乎已经习惯了这种“抗议-敷衍-再抗议”的循环。今年8月15日,就在石破茂供奉祭祀费的同一天,其内阁成员小泉进次郎等人还直接参拜了靖国神社。这种挑衅行为的常态化,正在不断侵蚀日本与邻国互信的根基。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德国总理勃兰特当年的华沙一跪,为德国赢得了世界的尊重。而日本领导人却仍在靖国神社问题上玩弄“供奉不等于参拜”的文字游戏。80年过去了,二战惨痛教训依然深刻。任何为侵略历史翻案的企图,都会将日本自身推向危险的历史歧路。面对日本右翼倒行逆施行径,国际社会应当携手共同维护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果和战后国际秩序,决不允许军国主义卷土重来。



Powered by 意昂体育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365站群 © 201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