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10-10 06:18 点击次数:142
你说足协收了五十多份简历,里面不乏带队打过世界杯的名帅,结果绕了一大圈,他们的人居然在2025年9月29日这天,坐在了米兰的一张桌子前,对面是法比奥·卡纳瓦罗。这事儿,怎么想都透着一股说不出的味道。
卡纳瓦罗这名字,对于中国球迷来说太复杂了。想当年在广州恒大,手握保利尼奥、塔利斯卡这种级别的外援,加上一众归化球员,他确实带着球队拿了中超冠军。那时候的他,意气风发,在场边指挥的样子,像极了那个捧起大力神杯的意大利队长。可那份风光,似乎被牢牢地钉在了中超的赛场上。
很多人可能忘了,他不是没带过国家队。就那么两场比赛,一场0-1输给乌兹别克斯坦,一场0-1输给泰国。然后,就没然后了。那次短暂的“试水”,像个尴尬的序章,没人愿意再提起。离开中国后的日子,他在海外的执教履历更是惨淡,几份工作都干不长,球队成绩也拿不出手。按理说,这样的教练,怎么也不该是国足帅位的热门人选。
可偏偏就是他。意大利那位消息灵通的记者斯基拉捅出这事后,国内的球迷圈子立马就炸了。反对的声音几乎是一边倒,“他带恒大靠的是什么?还不是那几个超级外援,现在国足有谁?”“他上次带队什么成绩,足协是忘了吗?”这些质疑,句句都扎在要害上。毕竟,国家队的担子,和依赖顶级外援的俱乐部,完全是两码事。
当然,也有那么一小撮人觉得,这或许是无奈之下的选择。卡纳瓦罗至少熟悉中国足球的环境,知道哪些球员是什么脾气,什么特点,省去了磨合的时间。在这个节骨眼上,时间比什么都宝贵。这种说法听起来有几分道理,但更像是一种自我安慰。足协拿出的新报价,据说在薪资和团队组建权上都做了让步,诚意是给足了,似乎铁了心要请他“二进宫”。
从前波兰主帅普罗别日,到乌拉圭的迭戈·阿隆索,五十多份简历摆在那里,最终焦点却落回到一个充满争议的“旧人”身上。这本身就折射出一种矛盾的心态:既渴望与国际接轨,又害怕水土不服;既想要世界级名帅的光环,又对“熟悉中国”这个标签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米兰那张谈判桌上,双方的表情都耐人寻味。卡纳瓦罗不急于表态,问了很多关于年轻球员和青训体系的问题,像是在评估这盘菜到底值不值得他下锅。而足协代表团,则更像是远道而来的求贤者,带着一份精心准备的方案,希望能打动这位曾经的合作伙辦。
这场会谈最终没有当场拍板,留下了更多的悬念。可对中国足球而言,需要的真是一位“最熟悉我们的陌生人”吗?米兰那张桌子上摆着的,究竟是一份能通向未来的新合同,还是又一张只能重复昨天的旧船票,这答案或许只有时间能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