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介绍 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意昂体育介绍 >

从对峙到被动:印度惹了不该惹的中国,美国撑腰无用,莫迪误判早埋隐患

发布日期:2025-10-09 18:15    点击次数:63

2025 年 8 月 19 日,中印边界问题特别代表第 24 次会晤在新德里举行。中方特别代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办主任王毅与印方特别代表、国家安全顾问多瓦尔达成 10 点共识,同意设立划界专家小组,重开三处边境贸易市场。这标志着自 2020 年加勒万河谷冲突以来,中印关系出现实质性缓和。然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莫迪政府长期以来对中国影响力的低估,已经让印度在南亚地缘政治棋局中陷入被动。

中印边境争端由来已久。1962 年那场自卫反击战,中国军队在东西两线同时出击,仅用一个多月就取得决定性胜利。中国阵亡 722 人、负伤 1697 人,而印度伤亡更重,阵亡 1383 人,被俘 3968 人。中国军队推进到麦克马洪线附近后,主动后撤 20 公里,展现了战略克制。

然而,印度并未汲取教训。此后数十年,印度不断在边境修路建哨,蚕食争议地区。2017 年洞朗对峙、2020 年加勒万河谷冲突,一次次挑战中国底线。2020 年 6 月 15 日的加勒万河谷冲突尤为严重,印度数百名士兵越线挑衅,中国 4 名官兵牺牲。这次冲突后,两国边境局势持续紧张,印度增兵 5 万,中国也加强了边防建设。

2025 年 4 月,印度又在克什米尔地区挑起事端。4 月 22 日,印控克什米尔帕哈尔加姆发生袭击事件,造成 26 人死亡。5 月 6 日至 10 日,印度发起代号为 "朱砂行动" 的军事打击,对巴基斯坦和巴控克什米尔地区发动空袭。然而,巴基斯坦使用中国提供的歼 - 10CE 战机和 PL-15 导弹,击落印度 6 架战机,包括先进的 "阵风" 战机。印度不得不暂停边境贸易,关闭边境口岸。

印度一直视南亚为自己的势力范围,对周边国家颐指气使。然而,近年来,尼泊尔、马尔代夫等国开始觉醒,纷纷转向与中国合作。

尼泊尔与印度在卡拉帕尼地区存在领土争端。2019 年,印度开通利普列克通道,尼泊尔强烈抗议并在新宪法地图中将该地区划入版图。印度随后封锁边境,导致尼泊尔物资短缺。尼泊尔民众怨声载道,政府认识到必须摆脱对印度的依赖。

2024 年 12 月,尼泊尔总理奥利访华,签署联合声明,推进 "一带一路" 框架合作。中国承诺援助 7.4 亿美元,支持公路、水电等项目。2025 年 8 月,奥利再次访华参加上合峰会,强调中尼友好。更重要的是,2025 年春,首批尼泊尔出口商品通过中尼铁路直达中国西藏,打破了长期依赖印度的单一贸易通道。据尼泊尔商工总会报告,2025 年中国在尼泊尔直接投资项目超过 300 个,年产值同比增长 19%。

马尔代夫的转变更为彻底。2023 年 10 月,穆伊兹当选总统后,第一件事就是要求印度撤军。印度在马尔代夫三座岛屿上驻扎 80 多名军事人员,操作侦察机和直升机。穆伊兹在竞选时就高呼 "印度撤出",上任第二天就正式通知印度。印度拖到 2024 年 3 月开始撤军,5 月 10 日全部撤离。中国大使馆表态支持马尔代夫主权。

随后,马尔代夫与中国签署军事援助协议,获得巡逻艇等装备。2025 年 3 月,中腾微网中标马尔代夫 9 大环礁 18 个居民岛的新能源微电网项目。截至目前,中腾微网已在马尔代夫承接 7 个微电网项目,覆盖该国 152 个岛屿,惠及人口超过 20 万,成为 "一带一路" 南亚地区的绿色能源典型案例。

斯里兰卡和孟加拉国同样转向中国寻求合作。2025 年 1 月,斯里兰卡总统访华,双方签署多项协议,包括推进 "一带一路" 项目、续签货币互换协议等。汉班托塔港扩建码头,货运量翻番。科伦坡港口城作为中斯共建 "一带一路" 重点项目,2025 年 1 月 10 日,其首个永久建筑游艇码头商业项目正式开工,标志着项目建设进入新阶段。

孟加拉国帕德玛大桥铁路连接线于 2024 年 12 月全线通车,被当地民众称为 "梦想之路"。通车后,首都达卡到西南部城市杰索尔的通行时间由原来 10 小时大幅缩短至 3 小时。2025 年,中国与孟加拉国、尼泊尔、阿富汗和马尔代夫等南亚最不发达国家签署了零关税自由贸易协定,进一步深化经济联系。

面对中国在南亚影响力的扩大,印度试图借助美国对抗中国。2025 年 2 月 13 日,美国总统特朗普与印度总理莫迪会晤,宣布将向印度出售 F-35 隐形战斗机。印度计划首批采购 40 至 50 架 F-35A 常规起降型号,总价约 40 亿至 55 亿美元,预计首批战机最快在 2027 年底交付。

双方还宣布将联合生产 "标枪" 反坦克导弹和 "斯特赖克" 装甲车。印度将成为首个外国生产 "斯特赖克" 装甲车的国家,计划分三阶段实施:首先通过美国对外军售框架采购,然后在印度联合生产,最终共同开发各种变体车型,包括 M-SHORAD 防空系统。

此外,美国还批准向印度追加出售 6 架 P-8I 反潜巡逻机,并允许印度本土维修美海军舰艇。2025 年 9 月,印度国防部宣布计划建造首艘核动力航母,并优先考虑采购美国电磁弹射系统。

然而,这些军事合作难以弥补印度在经济上的劣势。美国企业虽然大规模投资印度科技产业,但 2025 年上半年,美印贸易摩擦加剧,美国批评印度出口政策,导致印度企业订单流失。相比之下,中国与南亚国家的贸易额在 2024 年接近 2000 亿美元,十年间实现翻番,年均增长率约 6.3%。中国连续多年成为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等国最大贸易伙伴。

更重要的是,美国的安全承诺难以兑现。2025 年 5 月印巴冲突期间,美国虽表态支持印度,但并未提供实质性军事援助。巴基斯坦使用中国提供的武器装备取得了战场优势,让印度看清了美国 "印太战略" 的局限性。

与此同时,中国积极推进与南亚国家的多边合作。2025 年 5 月 21 日,中国、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三国外长在北京举行会晤,决定将中巴经济走廊延伸至阿富汗,带动阿富汗矿产出口成本降低 40%。2025 年 6 月 19 日,中国 — 孟加拉国 — 巴基斯坦三方副外长级会晤在云南昆明举行,正式启动机制化三边合作。

2025 年 9 月 1 日,"中国 - 南亚发展合作高端对话会" 在上海举行,来自中国、孟加拉国、马尔代夫、尼泊尔、巴基斯坦和斯里兰卡的专家学者和政府官员出席会议,主题为 "以发展促安全:中国与南亚国家携手并进,打造和平安全、团结合作、发展繁荣的南亚"。

莫迪政府最大的战略误判,是低估了中国在南亚的经济影响力和软实力。中国在南亚地区累计投资接近 150 亿美元,完成工程承包营业额超过 2000 亿美元。2025 年上半年,中国对南亚出口增长 10.8%,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中国与南亚国家的合作不附加政治条件,尊重各国主权和发展道路,这与印度试图控制周边国家的做法形成鲜明对比。中国倡导 "亲诚惠容" 理念,奉行 "睦邻、安邻、富邻" 政策,致力于与南亚各国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信任、相互成就。

相比之下,印度长期以 "南亚霸主" 自居,对周边国家动辄封锁边境、施加压力。2025 年,印度 "国家基建管道" 计划投入 1.4 万亿美元,但项目落地缓慢,远不及中国在南亚的投资效率。

2025 年 8 月 31 日,莫迪赴天津参加上合峰会,与中方领导人会晤,宣布恢复中印直航,标志着两国从过去几年的对峙中走出来,开始往合作方向迈步。这一举动被视为印度对中国影响力的默认。

然而,莫迪政府仍未放弃借助美国制衡中国的战略。2025 年 9 月,莫迪刚从中国返回印度,印度国防部就宣布将派遣部队前往美国阿拉斯加,与美军共同开展 "战争训练 2025" 联合军事演习,为期两周,所有资金由美国陆军太平洋司令部提供。这种两面下注的做法,恰恰反映了印度在地缘政治中的尴尬处境。

总的来说,印度惹了不该惹的国家,美国撑腰也没用。莫迪政府低估了中国的经济实力、外交韧性和区域影响力。中国在南亚的影响力不是靠军事威慑,而是靠互利共赢的经济合作和实实在在的民生改善。未来中印关系走向,取决于印度能否正视现实,放弃不切实际的 "大国雄心",与中国共同构建更加公平、合理、可持续的区域秩序。



Powered by 意昂体育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365站群 © 201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