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08-24 11:16 点击次数:78
近日于白宫上演的俄乌和谈,表面上气氛融洽,实则是一场多方力量参与的复杂博弈。和平的曙光之下,隐藏着姿态、利益与地缘政治的三重较量,预示着前路依旧充满变数。
当地时间8月1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会见了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英国首相斯塔默、法国总统马克龙等七位欧洲领导人也悉数到场。这场会议的目标很明确,就是共同为持续了近四年的俄乌战争寻找一条出路。
会议营造出的积极氛围是显而易见的。泽连斯基在开场白中八次表达感谢,特朗普也迅速致电俄罗斯总统普京,着手安排后续更高层级的会晤。然而,在这种精心构建的和谐之下,是乌克兰对领土完整的坚守,俄罗斯方面耐人寻味的回应,以及西方阵营内部难以掩饰的利益分歧。
表面文章做足,姿态就是信号
在触及任何实质性议题之前,各方首先进行了一场精心编排的“姿态外交”。通过着装、言辞和互动,共同塑造出一种积极和谈的氛围,但这更像是为后续艰苦谈判铺路的策略性展示。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着装选择,一件被欧洲外交官形容为“战斗正装”的黑色小翻领夹克,显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这种介于军装与西装之间的风格,巧妙地平衡了他作为战时领袖与和平谈判者的双重身份,意在传递坚韧与和谈意愿并存的信号。
这与他先前在2月份因着装问题受到的非议形成了鲜明对比,这一次,他的亮相获得了普遍认可,连特朗普本人都对此表示称赞。更重要的是,他面向特朗普的八次感谢,清晰地展现出一种寻求美国主导下合作的积极姿态,与上次会晤时的紧张气氛截然不同。
特朗普则充分扮演了积极调停者的角色。他不仅在言语上肯定了泽连斯基,更用行动展现其主导和平进程的决心。会议刚一结束,他就与俄罗斯总统普京进行了长达约40分钟的通话,着手安排普京与泽连斯基的直接会面。
俄罗斯方面的姿态同样值得玩味。克里姆林宫的助手透露,普京在通话中对特朗普的款待与会议进展表达了“热情地”感谢。这种表态既是对美国斡旋的配合,也释放出莫斯科愿意继续对话的信号,为即将到来的谈判保留了空间。
土地与安全,两个解不开的死结
然而,和平的姿态终究要面对核心利益的根本性冲突。在领土主权的完整性与地缘战略的安全保障这两个问题上,双方的立场构成了两个难以解开的“死结”,任何试图妥协的方案都面临着巨大的内部阻力。
领土问题是第一个“死结”。据特朗普的特使透露,莫斯科在部分乌克兰地区问题上有所谓的“让步”。知情人士进一步指出,美方倾向于支持俄罗斯获得其在顿巴斯尚未完全夺取的领土,以此换取俄方“冻结”在赫尔松和扎波罗热的前线。
这фактически是一种“以土地换和平”的路径。但泽连斯基的立场异常坚定,他明确以乌克兰宪法为红线,强调自己无权割让任何土地。他指出,任何关于国家边界的变更,都必须通过全民公投这一最高授权形式,这完全超越了总统的个人决策权限。这一法理上的障碍,几乎堵死了所有领土交换的可能性。
安全保障则是第二个“死结”。会议上讨论的“北约式”安全保障方案,被美方解读为普京的让步,其核心是乌克兰承诺不加入北约,作为交换,美国将提供类似《北约宪章》第五条的保护。
但这个方案的具体形式却模糊不清,各方的期望也相去甚远。乌克兰希望得到的是全方位的保障,包括美军的直接介入、情报共享和装备支持。他们需要的是一个坚实可靠、毫不含糊的安全承诺。
而特朗普的设想却大相径庭。他明确表示,未来的安全负担将主要由欧洲各国承担,美国只会提供“帮助”。这种权责不明、负担转嫁的模式,对于亟需安全感的乌克兰而言,显然缺乏足够的吸引力,也让这份所谓的安全保障显得异常脆弱。
调停者阵营,同样各怀心思
即便是在力挺乌克兰的西方阵营内部,对于如何实现和平、由谁承担代价也远未达成共识。美欧之间的立场差异,以及欧洲大国间的不同盘算,为本已复杂的谈判增添了更多不确定性。
首先是关于谈判前提的根本分歧。德国总理默茨坚持“先停火,后谈判”的传统路径,认为只有在枪声停歇后,有意义的政治对话才可能展开。这与特朗普“推动和平不需要事先停火”的立场背道而驰,后者主张谈判进程可以与军事行动并行。
其次是在责任分担上的温差。在关键的安全保障问题上,特朗普意图让欧洲盟友承担大部分的财政和军事负担。这与欧洲期望美国能够深度、长期参与欧洲安全事务的立场存在明显差距,也引发了欧洲对于美国承诺可靠性的担忧。
最后,是对未来欧洲安全格局的不同设想。法国总统马克龙极力呼吁,在美俄乌三方会谈后,应举行包含欧洲的“四方会谈”。他的意图非常明确,就是要确保欧洲在关乎自身大陆的安全事务上拥有核心话语权,避免未来的欧洲格局被美俄两国主导。
与此同时,英国首相斯塔默则更倾向于支持当前的美俄乌三方会谈框架,希望能在乌克兰安全保障问题上尽快取得进展。这种立场上的细微差别,反映出欧洲内部在应对这场危机时,同样存在着不同的战略考量。
结语
白宫的这场会议,无疑是启动新一轮和平进程的重要节点,但它绝非终点。各方在外交姿态上展现出的缓和,并不能掩盖其在核心利益上的深刻冲突,以及同盟内部的步调不一。
会议确实营造了积极的氛围,德国总理默茨甚至预测,普京与泽连斯基的会面可能在未来两周内就会举行。这让外界看到了一丝和平的曙光。
然而,三大博弈的困境依然存在:精心设计的符号外交之下,各方的真实意图仍有待观察;领土与安全的“死结”几乎无法解开;西方内部在路径、责任和未来格局上的分歧也日益凸显。
俄乌战争已持续近四年,给双方都带来了巨大的伤痛。后续的三方乃至四方会谈,将是对各方政治智慧和决心的真正考验。全世界都在拭目以待,但最终的和平之路,仍需穿越重重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