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介绍 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意昂体育介绍 >

现在的古偶剧能不能不要为了虐而拖沓剧情了

发布日期:2025-08-09 13:42    点击次数:194

最近重刷《琉璃》这部剧,有点感慨,不是针对这剧,古偶剧中这个剧算是好的,但后期剧情为了虐而虐,着实看的人心烦,编剧台词也拖拉。

设立的女主强大人设,到后期遇到问题只会司凤司凤的喊,编剧不盯着看的吗,自己不觉得尬吗,为了突出男主的深情,为了刻意营造虐恋,将女主弱化,成了无脑的工具人。面对欺骗仇恨,竟为了爱情都舍弃掉了,爱情治愈一切。拥有至高战力,干什么不好呢。

更令人遗憾的是,这种创作倾向并非个例。近年来古偶剧似乎陷入了一个怪圈:前期精心塑造的独立女性形象,到剧情中后段总会莫名其妙地"降智"。就像精心搭建的积木城堡,编剧非要亲手推倒才觉得够戏剧性。这种套路化的处理,暴露出创作者对女性角色认知的某种局限——仿佛女性一旦陷入爱情,就必须以牺牲理性为代价。

其实观众并非不接受虐恋桥段,但真正打动人的戏剧张力应该来自人物内心的挣扎与成长。比如《东宫》里小枫最终选择自刎,是建立在完整展现其国仇家恨与情感纠葛的基础上;《周生如故》中漼时宜的悲剧,源于时代洪流下个体命运的无力感。这些成功的案例证明,好的虐点应该像针灸,精准刺中观众的情感穴位,而不是用钝器反复敲打观众的耐心。

值得玩味的是,这种现象背后或许还藏着某种创作惰性。当"为虐而虐"成为安全牌,当"恋爱脑"变成万能模板,创作就变成了流水线作业。但真正的好故事应该像打铁,需要反复锤炼人物的行为动机。试想如果把《琉璃》女主设定成在得知真相后,先手刃仇敌再与爱人决裂,最后在业火中悟道重生,是不是比单纯哭喊"司凤"更有力量?观众期待的从来不是完美人设,而是能看到角色在困境中迸发出的生命光芒。



Powered by 意昂体育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365站群 © 201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