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07-29 23:08 点击次数:150
2025年5月,特朗普挥动行政命令之剑,宣称要让美国处方药价格"跳水"30%-80%。但四年前,同样的剧情已上演过——2020年"最惠国定价"政策被法院一纸裁决叫停。 美国药价比经合组织国家平均高出三倍,胰岛素十年暴涨300%,9100万人因药贵放弃治疗。 当总统杠上制药巨头、保险公司和医院组成的"医疗复合体",这场价值万亿的战争才刚刚打响。
特朗普的"降价1500%"宣言,像一颗炸弹投进华尔街。 白宫发布会上,他举着签字笔宣称:"无论其他国家支付的最低药价是多少,那就是美国人该付的价格! "台下闪光灯狂闪,但药企高管们的脸色比锅底还黑。他们清楚记得:2020年特朗普签过几乎相同的命令,结果被法院一巴掌拍死。 四年后,总统带着升级版政策卷土重来,可制药股的K线图连抖都没抖——辉瑞和礼来的股价甚至偷偷往上爬。
这场豪赌的筹码大得吓人。特朗普的"最惠国定价"政策要求药企对美国售价不得超过加拿大、墨西哥等国的价格。 以糖尿病药Jardiance为例,美国患者掏611美元才能买到一盒,瑞士人只需70美元。 若全面执行,制药业十年内可能蒸发1万亿美元利润。
难怪日本药企中外制药当天股价暴跌7.2%,韩国三星生物制剂也应声倒下。 而中国创新药企百济神州更惨,A股开盘直接崩掉10%,市值瞬间蒸发一个"18A新药"。
但真正的战场不在交易所,在华盛顿K街的游说俱乐部里。 美国药品研究与制造商协会(PhRMA)的办公室灯火通明,律师团正逐字解剖特朗普的行政令。 他们手里有张王牌:2023年全行业砸下3.7亿美元游说资金,创下历史纪录。 旋转门里转出的300多名前政府官员,此刻正在药企会议室里传授"抵抗指南"。
这些钱没白花。当特朗普要求胰岛素限价0.03美元时,法院判决书比降价药更快抵达白宫——法官裁定该政策"违反程序"。 同样的剧本在2021年就演过:当时特朗普的医保支付改革被制药业以"规则制定不当"为由起诉,最终夭折。 法律武器库里还有更多杀招:质疑总统越权、攻击政策细节模糊、甚至搬出"扼杀创新"的道德大旗。
制药公司的反击带着血腥味。 强生高管在闭门会议上警告:"如果美国敢强压价,我们就让欧洲人买单! "这不是空话。 欧盟药价管制严格,中国带量采购更狠——心脏支架从1.3万砍到700元。 当特朗普逼药企"二选一":要么在美国降价,要么在海外涨价。 全球药价体系可能掀起海啸。
跨国药企的"定价魔术"早已玩得炉火纯青。美国图林制药公司曾把艾滋病辅助药达拉匹林从13.5美元/粒涨到750美元,CEO马丁·斯克莱里在国会听证会上全程沉默,最终安然无恙。 这套玩法背后是精密算计:美国市场贡献了全球75%的制药利润,MNC巨头们账上躺着百亿现金。艾伯维靠明星药修美乐年赚212亿美元,强生抗癌药Darzalex销售额97亿。 他们绝不容许有人动摇定价权根基。
特朗普的底牌其实是选票。 凯撒家庭基金会数据显示:2024年美国家庭医保保费达25572美元,十五年翻倍涨。 当联合健康保险CEO被当街刺杀,民众举着"感谢路易吉"的标语游行。 总统看准了中产阶级的怒火,把"看病难"变成中期选举弹药。 但他在制药金主与选民间走钢丝——共和党传统上偏袒药企,如今却要砍金主蛋糕。
行政命令的软肋暴露在操作层面。 政策要求匹配"全球最低价",却说不清参照哪些国家;号称覆盖全体处方药,但私人保险市场怎么管? 拜登的《通胀削减法案》至少明确让Medicare谈判10种药,特朗普却把难题踢给卫生与公众服务部。 当记者追问细节,白宫发言人只重复:"相信市场竞争的力量"。
利益集团的铁三角正缓缓转动。 美国医学会(AMA)操控着手术定价权,不断推高医疗服务费;药品福利管理组织(PBM)掌握90%处方药流通,靠隐秘回扣年赚百亿;保险公司则把成本转嫁给中产。 这三头巨兽与制药公司结成"医疗复合体",每年撬动4万亿美元市场。用行业内部话说:"想改革? 先问问我们养的300个说客同不同意"。
对冲基金大佬比尔·阿克曼被爆是特朗普的"幕后军师"。 他一边鼓吹全球药价拉平,旗下Pershing Square基金却重仓希尔制药股票。 这种"裁判员兼运动员"的操作,像极了特朗普政府最擅长的旋转门游戏。 当民众为"降价80%"欢呼时,华尔街已算好另一笔账:强制降价可能倒逼药企削减研发,最终拖垮美国医药创新霸权。
特朗普的数学魔术仍在继续。 他宣称汽油价会跌破2美元,实际最低2.71美元;承诺签200项贸易协议,实现不足10项。这次"药价暴跌1500%"的豪言,不过是把商业谈判的"极限施压"套路复制到政治舞台。 就像当年威胁对中国加征145%关税,最终税率大打折扣。 真正的输家或许是那些攥着空药瓶,在药店柜台前转身离去的普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