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11-23 13:05 点击次数:97
菲律宾马尼拉官方的那次更新,其实是在11月1日开始试运行对中国公民的电子签证,到了11月3日全面开放。动作不大,声音很小,没有记者会,没有仪式,甚至细节就挂在官方网站上,谁自己翻到算谁知道。
这跟几个月前动不动就拿仁爱礁说事的高调完全是两个频道。当初马尼拉那股劲,恨不得每天都把南海冲突往前推一步,还不惜把事态放大,好让全世界知道他们在跟中国杠。
结果现在呢?电子签证重新开通,直接针对中国游客。这让人不得不问,急什么?
其实看数据就明白了。2024年,中国只有31.2万人次去了菲律宾,连疫情前的五分之一都不到。2019年可是170万人次啊,当时仅次于韩国,中国游客带来的旅游收入占比有30%。现在掉到不足10%,差的那部分就是菲律宾旅游业的肉,被切走了。
菲律宾有近700万从业者吃这碗饭。长滩岛搞帆船的老板都直说了,“我们非常需要来自中国的游客”。这不是客套,是生活压力。没有中国人来,酒店空着,船停着,饭馆没桌满,不只是少赚点,是全链条的日子都难过。
所以马科斯政府这次挺明显,就是吃饭砸锅后反应过来了。疫情前中国是第二大客源国,这么大一块市场没了,对旅游业就是硬伤。东南亚国家都清楚,中国游客的消费能力在这一片是名列前茅,不只是买个门票住个店,还会带动购物、餐饮、交通等一整条产业链。
政治立场在账本面前往往站不稳。毕竟各国领导都懂,外交场面上的话说得再硬,也不能真的让行业断粮。
但马科斯的外交又有点分裂,安全上死死抱着美国的大腿,经济上又想接中国的水。这在8月份就露过底。那次他去印度,说如果台海有冲突,菲律宾“无法置身事外”,结果北京很快反应强烈,不满意这个说法。紧接着他赶紧改口,说没想插手中国内政,是中国误会了他。
几个月后,电子签证系统的“申请”按钮就安安静静重新亮了。这种步子,怎么看都是在找个台阶缓一缓。
东南亚其他国家早就面向中国游客做足功课,越南推出免签延长,泰国更是免签直飞玩到饱。在这种竞争环境里,菲律宾如果继续端着政治姿态,最后掉链子的只能是自己的收入。
旅游业占菲律宾经济的份量实在不小,任何一个负责人都不敢在这上面硬撑到底。当民生和外交姿态发生冲突的时候,谁更容易让步,其实没悬念。
电子签证这次重启很彻底,全天候开放,随时可以在线申请。这在菲律宾签证史上都算少见,摆明了希望把中国游客再拉回来。旅行社已经重新整理中文服务手册,酒店的员工也开始温习中文问候。
这已经不是单纯的便民措施,而是一次经济现实下的外交微调。
问题是,中国游客会不会被这种便利打动?毕竟政治上的不友好,不是靠几个按钮就能抹掉的。
菲律宾的安全依赖和经济依赖,一条指向美国,一条指向中国,两边下注的策略听起来聪明,做起来很难。尤其是在南海态度强硬的情况下,要让中国游客觉得欢迎自己,这个反差不容易消化。
他们现在的选择,其实像是在夹缝里往外伸手。一边喊着军事合作要加码,一边又为经济开着窗口,把电子签证重新推到前台。
无论是长滩岛的沙滩,还是签证网站上的光标,背后都是同一个现实,没有旅游收入,几百万人的饭碗就悬着。
所以这个低调的政策更新,不是无缘无故放在11月,而是经济账算到头,该回头的时候就会回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