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08-24 08:19 点击次数:155
一场没有达成任何停火协议的会谈,特朗普却给出了10分的满分评价。这番操作不仅让外界错愕,也让这场在阿拉斯加举行的普特会显得扑朔迷离。
峰会结束后,原定的午宴被临时取消,普京甚至没吃上一口热饭就匆匆离去。这种不符合外交惯例的安排,恰恰暴露了会谈气氛的真实温度。
特朗普的“满分”究竟从何而来?他宣称与普京在大部分问题上想法一致,但又承认在关键的停火问题上毫无进展。这种自相矛盾的表态背后,藏着一个几乎搞砸了整场会晤的乌龙事件。
一场还没开始就注定跑偏的会谈
问题的根源出在特朗普的总统特使维特科夫身上。在会谈前,维特科夫前往莫斯科与普京沟通,结果却完全会错了意。
普京当时提出的方案是,如果乌克兰军队撤出顿涅茨克地区目前仍由其控制的区域,俄军可以“暂时”停止在扎波罗热和赫尔松的军事行动。
然而,维特科夫却将此理解为俄军准备“让出”扎波罗热和赫尔松。这个消息让特朗普欣喜若狂,以为自己即将轻松解决俄乌冲突,为选情再添一枚重磅筹码。
但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对此抱有极大的怀疑。他深知俄军不可能轻易放弃已经占领的土地。一通打给维特科夫的求证电话,最终揭开了这个巨大的误会。
当特朗普得知实情后,气恼之余也只能硬着头皮提前与普京会面。他心里清楚,这次会谈在停火问题上不可能取得任何实质性突破。
阿拉斯加的“下马威”与普京的太极
尽管知道谈判前景黯淡,特朗普依然在美国本土的阿拉斯加摆足了阵仗。普京的专机降落时,一架B-2隐形轰炸机在四架F-35的护航下呼啸而过。
地面上,F-22战机整齐列阵,美军士兵跪地铺设红毯。这场精心设计的“下马威”,意在展示美国的军事实力和主场优势。
普京对此似乎并不在意,他走下舷梯,一句略带调侃的“亲爱的邻居,很高兴你还活着”,瞬间化解了现场的紧张气氛,也提醒着对方俄美之间近在咫尺的地理现实。
在长达165分钟的闭门会谈中,普京牢牢掌握了主动权。他巧妙地避开特朗普急于讨论的停火议题,转而大谈关税和俄美双边关系。
普京将能源、北极开发乃至稀土资源等合作议题作为筹码,一步步将讨论引向自己设定的框架。这让一向喜欢主导局势的特朗普有力无处使,只能被动跟随着普京的节奏。
会谈结束后,特朗普面露疲惫,而普京则显得神情轻松。这种状态上的鲜明对比,已经说明了谁在这场交锋中更胜一筹。
零协议的“满分”与甩锅的艺术
既然没能从普京那里拿到想要的结果,特朗普便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领:转移焦点和甩锅。
他在记者会上将压力直接抛给了泽连斯基,声称乌克兰总统“必须同意”停火。自己两个多小时都没谈下来的事,却要求别人必须做到,这番逻辑令人措手不及。
给出“满分”评价,则是典型的特朗普式话术。这既是为了掩盖自己未能达成目标的尴尬,也是为了向国内选民展示自己依然能够与普京“愉快”沟通,从而摆脱“通俄门”的阴影。
紧接着,特朗普在接受福克斯新闻采访时又宣布,将暂缓对俄罗斯的新一轮制裁,包括此前威胁的100%关税和对俄油购买国的二级制裁。
这套操作,其实是把一次外交失败,转化成了压向泽连斯基的新筹码。特朗普的潜台词很明确:我已经为你争取到了暂缓制裁的机会,现在该你做出让步了。
俄乌是幌子,真正的目标在东方
特朗普之所以如此急于结束俄乌战争,并非出于人道主义考量,其真实战略意图在于集中力量对付中国。
在美国的战略规划中,只有中国被视为未来能够对其构成全面挑战的对手。因此,稳住欧洲的俄罗斯,是腾出手来全力应对亚太挑战的必要前提。
普京对此心知肚明。他清楚特朗普急于求成的心态,也绝不会让俄罗斯成为美国用来遏制中国的棋子。在会谈前与中方通话,已经表明了他的立场。
普京在阿拉斯加的表现,可以说给外界上了生动的一课。他没有接受任何最后通牒,而是用一句“莫斯科见”,将下一轮博弈的主场拉回了自己这边。
这不仅是一句邀请,更是一种战略布局的开始。他告诉特朗普,想谈可以,但要到我的地盘,按我的规矩来。
普京在阿拉斯加的这场外交博弈,实际上也给中国提了个醒。在处理台海问题时,或许也需要换一种打法。
单纯的防守和反制可能不足以应对复杂的局面。正如普京在会谈中始终掌握主动权一样,我们也需要找到能够精准打击美国痛处的方法。
只有让美国意识到介入台海的代价远超其所能承受的范围,迫使其主动放弃干预,台海问题才能真正迎来和平解决的契机。毕竟,当外部最大的干涉力量消失后,剩下的问题也就不再是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