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08-09 23:14 点击次数:91
7月30日,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真实社交”投下一颗炸弹:自8月1日起,美国将对所有印度输美商品统一征收25%的关税,并威胁因印度采购俄罗斯石油追加“惩罚性费用”。他毫不留情地指责印度:“他们正在为俄罗斯的战争机器加油! ”
四小时后,印度金融市场陷入恐慌。 孟买股市暴跌600点,卢比汇率跌至87.87兑1美元的历史新低。 印度央行被迫紧急干预外汇市场,企业连夜计算利润损失,特朗普这一刀,砍向了印度每年870亿美元的对美出口命脉。
印度的反击来得又快又狠。 8月4日,印度外交部发言人兰迪尔·贾伊斯瓦尔甩出一组数据打脸美国:“2024年欧盟与俄罗斯贸易额高达675亿欧元(780亿美元),美国自己也在买俄罗斯的铀、化肥和钯金! 凭什么单独制裁印度?”他直指美欧“双重标准”,并强调印度进口俄油是保障国民能源的“被动选择”当初俄乌冲突爆发后,传统石油供应被转往欧洲,美国还曾公开支持印度买俄油稳定市场。
莫迪政府的行动比言辞更犀利。 就在关税生效的8月1日,印度外交部正式通告美国:拒绝采购F-35战机。 官方理由冠冕堂皇“聚焦本土制造”,但所有人都心知肚明:这是对特朗普关税的精准报复。 毕竟两个月前,特朗普还在白宫亲自向莫迪推销这款单价8000万美元的战机。
更绝的是印度玩起了“双轨制”石油把戏。 四大国有炼油厂高调宣布暂停俄油采购,营造妥协假象;私营巨头信实工业却通过关闭定位的“幽灵油轮”,继续每天进口175万桶俄油——占印度总进口量的35%。 这种“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操作,让美国制裁铁拳如同打在棉花上。
莫迪甚至发动全民反击。 8月2日,他在全国演讲中号召:“买国货就是护经济! ”这一招直击特朗普软肋,印度市场承载着美国28%的苹果出口和40%的杏仁出口。 印度乳业协会更放话:“若让美国牛奶涌入,十万奶农就上街抗议! ”
印度敢硬刚的底气藏在三本账里。 能源账:俄油折扣让印度每年节省250亿美元外汇,若改用中东原油需多花60-100亿美元,还会导致国内油价暴涨27%;经济账:对美出口仅占印度GDP的2.1%,而美国苹果、亚马逊等巨头在印度的供应链布局根本离不开印度市场;军事账:86%的印度武器烙着俄制标识,T-90坦克的零件断供比关税更致命。
特朗普的怒火背后藏着三重算计。 贸易逆差是表面理由,2024年美印贸易逆差458亿美元,但真正痛点在于地缘博弈:印度转卖俄油给欧洲,每年赚取每桶60美元的暴利差价;更让特朗普记恨的是个人恩怨,5月印巴停火时,莫迪公开否认特朗普的“调停功劳”,让他在全球面前丢脸。
这场冲突还扯出更多戏剧性场面。 特朗普一边对印度抡关税大棒,一边却和巴基斯坦签署能源开发协议,甚至补刀称:“将来或让印度买巴铁的油! ”这对宿敌变能源买卖的羞辱,让印度网民炸锅。
8月5日,特朗普再次升级威胁:“未来24小时内大幅提高对印关税! ”但印度政府消息人士冷冰冰回应:炼油厂仍在买俄油,因为“价格和运输更划算”。
此刻的印度街头,商人们正把“抵制美货”标语贴在杏仁和iPhone上,而新德里的谈判官们已飞往日内瓦,他们将关税争端提交WTO,指控美国违反国际贸易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