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08-05 19:17 点击次数:152
2025年7月20日,我告别元氏开化寺塔之后向西南方向,前往元氏县城南侧槐河北岸的汉风小镇,本来是打算进去转一圈的,但是看到汉风小镇的北门有些荒凉,就直接右拐,直奔元氏历史博物馆了。
元氏历史博物馆是一个新建的博物馆(好像是去年才开放的),之前导航元氏博物馆的时候,坐标指向的是元氏毛泽东文化收藏博物馆,位于元氏县文化馆,因为各种原因我一直没去那边,以后有机会再去。今天是因为行程顺路,就安排了元氏历史博物馆的游览。元氏历史博物馆位于元氏县东南街与韩台路交口西侧,离县城不远,但此处没有太多的车马喧嚣,比较宁静。我到达的时候是下午2点半,属于大多数博物馆的开放时间,但是我进去转了一圈发现场馆都锁着门。元氏历史博物馆坐北朝南,由东西北三座建筑连接而成。主厅在北侧,分上下两层,东西两侧各一层。我转了一圈刚要走,见一个大哥也停好车走进了院子,看来是同路人。正当我要离开时,这位大哥跟门口值班室的叔叔问了一句能不能参观,这我才发现原来有人值班。接下来,大叔从值班室拿出钥匙,给我们打开了博物馆的门。入口在东厅、然后逛到北厅后上二楼,从二楼西侧下楼,再从西厅出来,整个博物馆逛起来非常流畅。虽然展品不是很多,但对于串联元氏历史和了解元氏县出土的文物、文物保护单位还是非常有帮助的。因为刚刚开门,里面的冷气不足,灯也是刚刚打开。所以展厅热点也是可以理解的。进入后有一个星空的场景,然后进入的是元氏历史沿革这个单元,包括自史前至民国这段时间的历史记载、名人记录,由于全是墙壁上的文字且走廊狭窄,我便没有拍照。进入到主厅之后,首先看到的则是一块“千年古县”的牌子,跟赵县博物馆里那块如出一辙。此展示单元主要展出了一些远古生物化石、人类祖先生活、狩猎用的工具。接下来就到了第一单元——民族交融,元氏之始。这个单元主要展示了新石器至商周时代元氏地区的遗址和出土文物,尤其介绍了元氏县名的由来:赵武灵王二十一年(公元前305年),赵伐中山,中山国献封龙、石邑、鄗、东垣四邑求和,自此封龙邑归赵国。赵王始封公子元于此为食邑,故名元氏。元氏自西汉初设置为县,已有两千年历史。在第二单元——大汉雄风,文脉千秋中,介绍了元氏境内多处汉代文物遗存,以及光武帝刘秀、汉明帝刘庄、汉将军韩信、李左车、赵云等著名人物在元氏的事迹。同时详细介绍了封龙山汉碑和封龙书院对后世的价值和影响。第三单元——物华天宝,古城风韵中,提到了元氏境内最重要的两座古城——常山郡故城和卧牛今城。西汉初元氏置县之后,县治在因村镇故城村,与常山郡治同为一城。晋代初年,常山郡迁往真定,元氏县治仍于此处。这里提到的“卧牛今城”在本馆并没有太多记录,但肯定不是邢台那座卧牛城。后续我有更多资料再向大家补充。在这个单元提到了城中的开化寺塔、元氏县庙学、孔庙、封龙山及蟠龙湖的碑塔和南佐镇的吴桥。第四单元,介绍一元氏的非物质文物遗产和民俗活动等,比如殷村火龙、苗庄柳编、黎村织布、车汪沟泥瓦盆、《祀三公山碑》书法、封龙山庙会、二鬼摔跤、马岭跑驴等等。整个元氏历史博物馆我逛了半个多小时,文物展品不多,但是文字介绍非常详细丰富。如今这个博物馆在网上的资料也不多,关于元氏县的历史记载在网上也比较分散,如果想了解元氏县地过往,来此博物馆看看是非常有必要的。如果来了看到展厅关门,记得在院子里转一圈看看是否有值班员,他们是非常乐意给你开门的。唯一想吐槽一句的是:“此博物馆里的白石神君碑应该不是原碑吧,原碑应该在封龙书院的汉碑亭里,此处也没有说明一下”。云端望海旅游与摄影。298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