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新闻动态 >

历史上真实的秦琼是什么样的?

发布日期:2025-08-02 08:38    点击次数:74

在明清的小说故事里,秦琼,也就是秦叔宝,是个重情重义、打仗厉害的大将军。那么,历史上真正的秦琼是啥样的呢?正史上是怎么写秦琼的呢?下面咱们就来聊聊正史上记载的秦琼。(参考的书有:《旧唐书》、《新唐书》、《隋书》和《北史》)。

秦琼的人生轨迹概述:

【一、隋朝下级军官】

1. 得到特别照顾的小兵

秦琼,大家叫他秦琼,小名叫叔宝,老家在齐州历城,也就是现在的济南历城那块儿。

在隋炀帝那会儿,秦琼是给隋朝大将来护儿当兵的。那时候的秦琼没啥名气,就是个小角色。后来他娘去世了,没想到大将军来护儿竟然让自己的亲儿子去给秦琼他娘送葬。

这种待遇可真够高的,你想啊,在古代那时候,等级、官职、名声看得多重啊,像这样的事儿,在二十五史里头都没提过几次。这自然让其他将领心里不舒服,他们就问来护儿:“将军,士兵们战死或者家里死了人的多了去了,咋就偏偏去给秦琼的母亲吊唁呢?”

来护儿回答道:“秦琼武艺高强,人品又好,将来肯定能大富大贵。”

秦琼能获得来护儿这么高的评价,足以看出他有多出色。为啥这么说呢?因为来护儿可不是个普通的将军。

2.牛人护儿的简单介绍

隋文帝那时候,来护儿在打南陈的时候立了大功,当上了上开府仪同大将军,后来因为军功多,又被封为大将军,再打胜仗后升为了柱国。隋朝稳定下来后,他去做了瀛洲刺史。

隋炀帝当上皇帝后,把来护儿叫到京城来。因为来护儿管理地方管得好,老百姓都很喜欢他,舍不得他走,所以来护儿过了好一阵子才到京城。

到了京城,隋炀帝表扬来护儿,说他是打仗时的好将军,和平时期的好刺史。立马就封他为右骁卫大将军,没多久又提拔他做了左骁卫大将军。接着,又让他当上柱国、光禄大夫,后来又升他为右翊卫大将军,还封他为荣国公。

隋朝攻打高丽的时候,隋炀帝让来护儿当上了平壤道行军的总指挥,他成功打下了平壤的外围城墙。但遗憾的是,由于宇文述等其他隋朝的军队打了败仗,来护儿也只能下令撤退。

第二年,来护儿带着军队从沧海道出发,当他们走到东莱(就是现在的山东那边)的时候,洛阳被杨玄感的叛军给打了。来护儿一看这情况,没等多上级的命令,就马上决定不去海上打高丽了,而是转头回来打叛军。隋炀帝知道后,还表扬了来护儿会看情况灵活变通呢。

来护儿和宇文述一起平定了杨玄感的反叛,被封为了开府仪同三司的大官。没过多久,来护儿又从海上出兵攻打高丽,把高丽军队打得大败。他带着军队一路打到平壤城下,高丽人只好求饶。隋炀帝见高丽愿意投降,就让来护儿带兵回国了。

但来护儿是个有远见的将领,他早就觉得现在是打败高丽的最好机会。他不同意撤兵,觉得隋朝之前三次出兵都没能拿下高丽,这次要是退了,以后就更没机会征服高丽了。只可惜,手下的将领们都不敢违抗皇上的命令,来护儿没办法,只好带着军队撤退了。这样一来,高丽就侥幸躲过了一劫。

之后,隋炀帝打算南下江南,来护儿苦苦相劝,说攻打高丽让百姓受苦,国库也空虚,加上国内盗贼横行,现在应该让国家恢复元气,皇上不该出游。隋炀帝一听火了,好久没理来护儿。后来隋炀帝南巡时,来护儿还是跟着去了,可没想到最后和隋炀帝一起被宇文化及给杀了。

根据上面的记录,来护儿真是个了不起的人物,而他对秦琼有这么高的评价,可见秦琼确实很出色。

3. 第一仗:初次偷袭军营就出了名

史书上没说秦琼在来护儿手下干了多久,秦琼再次出现时,是跟着隋朝的大将张须陀去平定卢明月带领的一支反叛军队(或说起义军)。

卢明月带着十多万人马,而张须陀的隋朝正规军只有一万多人,两边人数差得很多。为了保险起见,张须陀在距离卢明月部队大约六七里的地方安下了营寨。

两队人马对峙了十多天,张须陀带领的隋军粮食吃完了,只好撤退。不过张须陀可是个聪明人,他早就想好了之后要怎么行动了。

张须陀对他的将领们讲道,咱们要是一撤退,敌人肯定会全军追上来打咱们,那他们的营地就空了。要是这时派一千精兵去偷袭他们的营地,肯定能赢。但这活儿太危险了,哪位将军敢去挑这个担子?

隋军里没人敢揽这个活儿,就只有秦琼和罗士信(罗士信的事儿后面再细讲)两个人敢。这两位大佬在明清的小说和单田芳的评书里都有亮相,秦琼是大名鼎鼎,不用说也知道。罗士信可不是评书里说的那样,是个傻大个、愣头青,其实他是个勇猛无比的战将。

张须陀军队撤退后,敌人真的追了上来。在他们撤退的路上,秦琼和罗士信悄悄带着一千名精兵躲进了芦苇里。等敌人军队走过去,他俩就领着士兵直奔敌人的大营。可没想到的是,敌人的大营大门关得紧紧的,他们进不去。

秦琼和罗士信两人悄悄攀上营寨边上的瞭望塔,把敌人的旗子给拔了,还亲手干掉了好几个敌人,这一来,敌营里可就乱套了。

秦琼和罗士信继续往前冲杀,干掉了守营门的士兵,让带来的上千精兵冲了进去,到处冲杀,还放火烧了敌军三十多个营地,火光冲天。之前去追张须陀的敌军主力见状急忙返回,这时张须陀立刻下令全军转头追击,结果打了个大胜仗,创造了以少胜多的经典案例。当然啦,这次能取胜,全靠秦琼和罗士信两个人。经过这一仗,秦琼和罗士信的名声就传开了,大家都知道他们特别勇猛。

第四场战斗:官方授予建节尉的职位。

之后,秦琼还是隋朝军队里的一员猛将,他去打起义军,在张须陀手下效力。攻打海曲时,秦琼率先爬上了城墙,把敌人打得大败。

打完这场仗后,隋朝政府根据秦琼立的战功,给了他建节尉的封号。

从上面的记录可以看出,秦琼是个正宗的军人,还是在隋朝正规军队里当过兵的职业军人。

【二、良禽择木而栖】

1. 跟着李密走

秦琼继续跟随张须陀四处平定起义军,后来张须陀的部队去打翟让的起义队伍时,秦琼就不再是隋朝的正规军了。

为了说得更明白,咱们得聊聊这场战斗的来龙去脉。说起隋朝末年的大人物李密,想必大家都有点印象。李密跟着杨玄感造反没成功,然后就到处躲。躲来躲去,最后躲到了翟让那里。

这时候,翟让已经拉起了一支上万人的起义队伍,手头力量不算小。可自从李密投靠了翟让,翟让的手底下有些人就嘀咕起来,说李密以前是给杨玄感打工的,撺掇翟让把李密给解决了。

翟让把李密挡在了起义军的大本营外面。也不知道李密是怎么做到的,他竟然跟上了翟让的手下王伯当的线,让王伯当去跟翟让说,现在天下乱得很,隋朝的精兵强将大都打高丽时折了,又跟突厥翻了脸,隋炀帝还老往外边跑。这样的世道,就跟当年刘邦项羽争天下那会儿一样,凭翟让的本事,拿下长安洛阳那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儿嘛。

翟让听后,觉得李密挺有本事,就放了他,还让他去联系和召集其他的小起义队伍。没想到,李密真的把附近的小起义队伍都拉过来了,翟让的队伍一下子就壮大好多。可人一多,麻烦也跟着来了,这么多人吃饭可咋办?本来大家就是因为没饭吃才起义的,现在要是又没饭吃了,那这起义不就白搞了嘛,岂不是要闹出更多乱子。

李密提议说,咱们去拿下荥阳吧,这样既有粮食吃,还能把其他地方的起义军都吸引过来。翟让一听觉得挺对,于是带着大伙攻破了金堤关,在荥阳周边的县城里搜集粮食。

在那个时候,隋朝派了张须陀领兵去收拾翟让的队伍。不过呢,张须陀以前赢过翟让,所以这次张须陀又来攻打时,翟让心里直打鼓,打算开溜。就在这时,李密站出来劝翟让别跑,跟张须陀正面干一架。他说张须陀这人只有匹夫之勇,没啥脑子,咱们跟他打一场,准能赢。

翟让没办法,只好硬着头皮上了。事情是这样的:李密带着精锐士兵藏在密林里,而翟让则带着人和张须陀正面干架。很明显,翟让的起义军不是隋朝正规军的对手,于是就撒腿就跑。张须陀一看,立马带着大军猛追翟让。就在这时,李密从张须陀背后偷袭隋军,隋军被打得落花流水。

张须陀冲出了包围,但他的手下们也都跟了出来,张须陀立刻掉头回去救他们,在混战中反复冲杀了四次。他发现隋军大多都逃散了,便说:“仗打成这样,我还有何脸面去见皇上。”于是,他下马徒步作战,直到战死沙场。

隋朝时候的正规军将领秦琼杀出一条活路,投靠了裴仁基。后来,李密取代了翟让,势力越来越大,隋朝就让裴仁基当河南道的讨捕大使,去武牢关阻拦李密。裴仁基想把财物分给士兵,可被监军御史给拦下了。这样一来,隋军将士都恨上了监军御史。而这个监军御史还抓着裴仁基的把柄,想告发他。裴仁基怕被隋炀帝处死,就先下手杀了监军御史,投了李密。

秦琼跟了裴仁基后,又转到了李密手下。李密特别开心,因为秦琼的大名谁不知道呀,于是他就让秦琼做了自己的亲信大将,对秦琼特别好。这样一来,秦琼就成了李密身边的重要人物。

之后,李密和宇文化及的部队在黎阳打了一场大战,李密不幸被箭射中,从马背上摔下来不省人事。他身边的亲兵都吓得跑了,唯独秦琼守在李密身旁保护他,这才让李密捡回了一条命。

秦琼把李密打了败仗后散落的士兵重新集合起来,跟宇文化及的军队狠狠干了一仗,最终把宇文化及的军队给打败了。因为这事儿,秦琼在李密的部队里立了大功。

2. 毫不犹豫地离开了王世充

王世充听说李密打败了宇文化及,但也晓得李密的精兵好马都打得差不多了,士兵们也都很累了。这时候,王世充想攻打李密,但因为之前老被李密打败,他怕手下的将军们胆怯。于是,王世充就说自己梦见周公了,还在洛水上盖了个周公庙。接着,他让巫师传话,说周公托梦让他赶紧去打李密,这样能大获全胜,不然的话,李密就会来杀掉他。

王世充的手下大多是来自楚地的人,他们很信神鬼之说。所以,当说要出兵打李密时,大家都赞成,于是全军出动,去找李密大战一场。

李密那边呢,碰到王世充的军队打过来,就安排王伯当守着营地,自己则带着精锐士兵上前应战。

关于李密失败的情况,有两种说法:

另一种说法是,在《旧唐书》里面有这样的记录。

李密刚赢了宇文化及,心里头飘飘然,觉得自个儿挺了不起,就没把王世充放在眼里,连营盘壁垒都没布置。

王世充晚上偷偷派了两百名骑兵溜到李密扎营的那座山,躲了起来。

天快亮的时候,王世充的军队开始发动攻击,人马奔腾,李密见状,立即派兵出去迎战。就在这时,之前那二百多名骑兵从山坡上猛冲下来,直捣李密的大本营。大本营里顿时乱作一团,根本没法抵挡。这二百名骑兵趁机放起火来,李密军队大败而逃。

另一种说法是在《新唐书》里也有记载。

当李密带兵去和王世充打仗时,裴仁基给李密出了个主意,他说王世充把所有人都带出来了,洛阳城里肯定没啥人了,咱们可以派两万兵马去攻打洛阳。等王世充回来救洛阳,咱们就前后一起上,肯定能赢。

可是,李密并没有理会。当李密和王世充的军队交战时,王世充使了个诡计。他找了个长得和李密很像的人,先把那人绑了起来,准备后用。

王世充的士兵大都是来自江淮地区,身手灵活,而李密的军队心里有点发怵。两军对打时,王世充使了个计策,用绳子拽着一个长得像李密的人在阵前大叫:“我们抓到李密啦!”

李密的军队被打散了,最后输了。

另一种说法:在《北史》中也有相关记载。

裴仁基建议李密派兵去洛阳,但李密不把王世充放在眼里,而且,像单雄信这样的勇猛将领也都小看王世充,都抢着要打仗。李密拿不定主意,出兵后结果吃了大败仗。

不管李密是怎么搞砸的,最后他就是跑了,去投靠了唐高祖李渊。而王世充呢,他把李密手下的很多人,像秦琼、程咬金这些,都给收拢过来了。

王世充给秦琼封了个龙骧大将军的官职。不过,秦琼、程咬金他们一伙人觉得王世充没啥大出息,觉得他太爱搞迷信,人品也不咋地,就合计着一块离开王世充。

有一次,秦琼、程咬金还有李密的手下一块儿跟着王世充去打仗。战斗中,秦琼、程咬金他们几个人骑马飞快地冲出队伍,然后转过头对王世充说,虽然王世充对他们很好,但他们没法再为他效力了,就在这里分手吧。

王世充的手下没人敢上前阻挡,因为他们心里清楚,秦琼和程咬金等人勇猛得很,只能眼睁睁看着秦琼和程咬金骑马跑远。

3.跑到大唐去

秦琼他们一伙人告别了王世充,径直前往长安,投靠了大唐。唐高祖李渊安排秦琼和程咬金归秦王李世民管。李世民早就知晓他俩的威名,所以对他们非常客气,给了不少赏赐(程咬金的事儿咱以后再聊)。秦琼呢,被任命为了马军总管。

刘武周的手下宋金刚打了大唐的地盘,秦王李世民就带着秦琼去迎战,那时候秦琼已经是李世民手下的右三统军了。两伙人在美良川打得不可开交,最后秦琼他们把宋金刚的军队打得落花流水,宋金刚只好逃到突厥去了。

宋金刚手下有个勇猛的大将叫尉迟敬德,他带着剩下的士兵守在介休城里,后来被大唐收服了。在打败宋金刚和尉迟敬德的时候,秦琼立下了大功,因此被封为了上柱国。

【三、千古知名人】

之后,秦琼跟着李世民去打王世充,他总是冲在最前面,直捣敌军内部。接着,他又跟李世民在武牢关阻挡窦建德去救王世充的军队,秦琼带着几十名精兵猛冲窦建德的队伍,结果大获全胜。王世充被摆平后,秦琼被封为翼国公,还得到了百斤黄金和七千匹绸缎的奖赏。

后来,秦琼跟着李世民一起去打败了刘黑闼,得到了上千件的奖赏物品。

1. 在千军万马中独自闯荡来去自如

在跟着李世民南征北战的日子里,秦琼干得最漂亮的一仗,就是在千军万马中砍下了敌方将领的脑袋。

秦王李世民这个人,很看不惯敌人阵营里有人得意洋洋的样子。所以,每当瞧见敌方有勇猛将士,在那炫耀兵马,进进出出显摆的时候,李世民就非常恼火。

每到这个时候,李世民就会派秦琼去干掉那些得意洋洋的敌方猛将。

秦琼每次都会骑马挥枪,直接冲进敌人队伍里,专挑那个最嚣张的敌方猛将,万军之中取其首级。敌人都不敢拦他。就因为秦琼有这等本事,李世民对他十分看重,秦琼自己也因为这点本事而感到相当自豪。

他参与了玄武门之变,不过具体细节没怎么说清楚。

在玄武门之变中,李世民是主角,但说起来,秦琼的贡献没尉迟敬德、侯君集和程咬金那么大。你看,《旧唐书》和《新唐书》都只是简单提了下,说秦琼也参与了这事儿。再瞧瞧《太宗本纪》里面,写着太宗带着长孙无忌、尉迟敬德、房玄龄、杜如梅、宇文士及、高士廉、侯君集、程咬金(也就是程知节)、秦琼、段志玄、屈突通、张士贵他们一起搞的玄武门之变。

玄武门之变过后,秦琼就当上了左武卫大将军,还得了七百户的封地。尉迟敬德呢,他被封为吴国公,封地有一千三百户那么多。程咬金也被封了太子右卫率和右武卫大将军,还有七百户的封地。说到侯君集,他因为参与除掉太子李建成的事情最卖力,所以被封为左卫将军、潞国公,还得了一千户的封地。

玄武门之变过后,他就落下了一身病。

秦琼参与玄武门之变后,身体就渐渐不行了。他跟人说,他从年轻时就上战场打仗,大大小小打了二百多仗,受了不少重伤,流的血加起来有好几斛,哪能不生病呢?

贞观十二年,秦琼去世,朝廷追赠他为徐州都督,还让他陪葬在昭陵。

唐太宗李世民专门吩咐人在他的墓地里立起石人石马,用来表彰秦琼在战场上的功劳。

贞观十三年的时候,秦琼被封为了胡国公。

贞观十七年,秦琼的画像被挂在了凌烟阁里。



Powered by 意昂体育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365站群 © 2013-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