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10-08 12:45 点击次数:118
两党制存在的缺点之一就是,两个党派之间经常互相指责,政府的很多能力都被耗费在党派内耗上。也就是说,很多时候不是因为政客们真正意识到要为人民谋福祉,而是他们面临下台压力,就开始攻击执政党。特朗普这次的言论也反映了这个现象。
9月20日,德国《世界报》报道,特朗普承认,由于预算草案在参议院可能难以通过,美国政府面临停摆的危险。
一直以“强硬”著称的这位总统,这次首次显露出一些无力感。同时,中国也没有停止大规模抛售美债,7月份又卖出了257亿美元,持仓总额降到7307亿美元,达到了自2009年以来的最低点。
特朗普承认政府可能停摆的起因,咱中国抛售美债的行为
这次的停摆危机是因为美国国会两党之间的激烈角力引发的。
如果到9月30日还无法通过预算案,美国2025财年就会到头,届时联邦政府可能会在10月1日面临关闭。
目前在参议院的投票中,这份临时预算案只赢得了44票支持,得到48票反对,没有达到通过所需的60票门槛。
如果到10月1日这份预算草案还没能获得通过,政府就会面临关闭的局面,很多公务员的工资将会停发,政府各部门也会暂停运作,只有一些最核心的职能部门会继续正常运转。
这对特朗普来说显然是个坏消息,可是在当上总统的九个月里,他似乎还没有找到有效的应对方案。
对于民主党来说,这件事意义重大。进步派团体倾向于宁愿让政府停摆,也要在财政上遏制特朗普政府以及他的计划。在特朗普时期,这种政治分歧变得更加激烈,预算谈判变成了一场零和游戏。
就在特朗普为政府停摆的风险焦头烂额之际,美国财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在7月份减持了257亿美元的美国国债,使得总持有量降到7307亿美元,达到了2009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这其实不是中国首次减少持有美债。自从2022年4月持仓跌破1万亿美元以来,中国一直在不断减仓:在2022年、2023年和2024年分别减了1732亿美元、508亿美元和573亿美元。
今年以来,中国在持有美债方面的动作变得更加频繁,整体趋势是以减持为主,同时还出现了增持的情况,呈现出“轮流增加又减少”的变化。比如,1月增加了18亿美元,2月又多买入235亿美元,接下来从3月到5月则连续减持,分别是189亿美元、82亿美元和9亿美元。6月稍微买回一点,增持了1亿美元,但7月突然大幅抛售,减持了257亿美元。
中国减持美债并非一时冲动,而是长期部署中的一环。美国近年来不断搞贸易争端,特朗普上台之后的关税措施也频繁变动,让人很难再对美元存有信心。
和减持美债相配套的是中国央行不断增加黄金储备。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8月末我国黄金储备达到7402万盎司,比7月末多了6万盎司,这已经是连续第10个月在增持黄金了。
黄金作为最普遍接受的通用交换媒介,不会受到单方面制裁的影响,能够有效抵御美元单一货币带来的风险,还能帮助改善外汇储备的结构。
美国遇到的债务难题确实让人感到震惊。联邦政府的债务已经飙升到37万亿美元,每年支付的债务利息就超过1万亿美元。
前海开源基金的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提到,结合特朗普之前通过的“大发展法案”,未来10年美国联邦政府的负债还会多出2万亿美元。同时,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也曾发出警示,未来十年内美国的财政赤字可能会增加到2.8万亿美元。
特朗普困境,政府停摆的影响
特朗普政府眼下遇到的难题不只是美债一项,还包括稀土供应、大豆出口等诸多方面。不过,从整体来看,这些问题其实都能用一个方法解决,那就是打开国门,搞贸易。
因为他乱搞关税,导致全球对美元的信心下降,他一直在关税上针对咱中国,咱中国也因此停止了美国大豆的进口,还用上了稀土这张牌。甚至也是因为他的关税政策,美国的老盟友们都在想办法摆脱美国的影响了。
美国政府停摆不是第一次遇到。这问题可以追溯到1974年通过的《预算和截留控制法案》,这项法律加强了国会在预算方面的控制力,但也让总统和国会之间的角力变得常态化。
自1977年以来,联邦政府差不多每年都要休业一次,最短只持续了9个小时,最长则达到了35天。1995年至1996年期间,克林顿政府执政时发生了两次政府关闭,造成数十万公务员被迫停职回家“待业”。
在特朗普的第一个任期里,2018到2019年间出现了一次长达35天的停摆,这也是记录之一。这个局面源于特朗普坚决要求获得50亿美元用于修建边境墙,而被民主党控制的众议院则坚决反对。
中国减少持有美债对美国和全球金融市场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对中国来说,这样做是为了调整外汇储备的结构,采取的战略性措施。
对美国来看,作为主要海外持有者之一的中国大幅度减少美债持仓,可能会让美债市场出现供过于求的情况,导致债券价格下跌,收益率上升。这会直接推高美国政府的借贷成本,让本已不太稳定的财政状况变得更加吃紧。
长远来看,中国减少持有美债可能会削弱美元在国际上的优势。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选择减持美债,减少对美元的依赖,美元在全球货币体系中的领导地位可能会受到越来越多的压力。
如果政府出现停摆,实际上会对美国带来明显的负面影响。回想2019年的那次停摆,直接造成了11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还让第一季度的GDP下滑了0.2个百分点。
联邦雇员可能会被迫无薪停工,关键的公共服务也会因此中断,比如国家公园关闭、签证审批变得更慢,这些都可能让社会不满情绪进一步升温。穆德估计,停摆每周可能会让GDP减少0.2个百分点。
频繁的停摆可能会让美国民众对政府的工作效率产生怀疑。2023年的民调显示,有64%的受访者觉得政府出现失调已成为“新常态”,接近三分之一的人认为两党都因为停摆负责。这种信任危机可能会让今后的预算协调变得更加困难。
特朗普承认政府可能会陷入停摆,与此同时中国也在抛售美债,这两件事几乎是在同时发生,充分揭示了美国政治和经济层面存在的深层次矛盾。政治极端化、债务水平高企,以及美元信用的下滑,这些问题彼此交织,正在逐步动摇美国作为全球领导者的根基。
对中国来说,减少持有美债、增加黄金储备,算是一招明智的策略,不仅能降低一些风险,同时也让外汇储备变得更加多元化。这一调整并非一时的冲动,而是基于对未来国际局势的理性预判做出的长远考虑行为。
美国现在面临的抉择非常清楚:要么继续陷在政治争斗和债务不断增加的泥潭,要么推行切实的改革,重新建立财政的稳定性。这次危机的走向,很可能会对整个国际局势产生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