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5-08-05 13:56 点击次数:187
🔍 一、常见失效现象与类型
电气性能异常
短路失效:正反向电阻接近0Ω,电路无输出(多因过压击穿或电化学迁移)。开路失效:正向压降无限大(常见于过流烧毁或内部焊点断裂)。漏电流增大:高温下反向电流剧增,引发热失控(温度↑→漏电流↑→温度↑恶性循环)。
物理损伤特征
表面枝晶生长:银(Ag)电极在潮湿+电场作用下迁移,形成树枝状导电通路(需硫、氯离子催化)。局部烧毁点:芯片出现铝硅共熔黑斑(静电击穿或过流导致金属层熔融)。
⚠️ 二、失效主要原因分析
🔥 1. 电气应力
过压击穿:反向电压超限(肖特基耐压通常<200V),如雷击、电感反电动势。过流烧毁:负载短路或浪涌电流超过额定值(如电源启动峰值)。
🌡️ 2. 热效应
散热不良:高温环境或PCB散热设计不足,结温超过150℃引发材料退化。热失控:漏电流随温度指数级增长,正反馈导致烧毁。
⚡ 3. 环境与工艺缺陷
电化学迁移:潮湿环境中Ag⁺在直流电场下枝晶生长(湿度>80%RH时风险激增)。静电损伤(ESD):制造残留SiO₂形成寄生电容,抗静电能力骤降(易被1kV以下静电击穿)。装配问题:振动导致焊点疲劳断裂,或散热膏涂覆不均。
#失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