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展示 你的位置:意昂体育 > 产品展示 >

陈式太极拳只有二路能发力吗?兼论一路柔二路刚的错误说法

发布日期:2025-07-30 10:19    点击次数:179

很多人认为太极拳不能发力,这是片面的认识。不发力练,是阶段性的,目的是放松,是为了劲整。但运用的时候肯定要发力,不发力我们积年累月地蓄力干什么?

我们洪式太极拳和陈式太极拳是研究发力的,研究如何力大,如何省力,如何借力。所有的技巧都是通过力来完成。但是无论现实中还是网络上充斥着一些乱蹦乱跳,又抖又晃的乱发力现象。

今天看到一篇文章说陈式二路拳是发力的,是发力的精华云云。

这个观点在练陈式拳和洪式拳的人中比较普遍,但这是错误的。我曾写过一篇《陈式太极拳“一路柔二路刚”是错误的》的文章发表在《武魂》杂志上。

任何拳都能发力,当然训练的时候也可以不发力,只练动作或者练神意气。一路拳与二路拳没有分工的不同,所谓一路柔二路刚,那都是不懂拳的人乱讲。二路拳蹿蹦跳跃、回转的动作多一点罢了,这根本不是刚柔问题。

一路和二路都可以柔练,也可以刚练。用的时候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刚柔,决定发力不发力。大家可以看看洪均生师爷的练拳视频,看看他练的一路二路有什么区别?都一样。这种观点与某种拳根据进阶的不同,分练六七个套路有何不同?或者简单地问他们一个问题:陈鑫先生只把一路认定为太极拳,那么没有学二路炮捶,只学一路太极拳的,就不会发力了吗?那又谈何太极拳的发力?太极拳只学一路不会发力?一路与二路只是招式不同罢了。

我反复讲,太极拳与武术之间的个性与共性之间的关系,太极拳的发力与任何技击都一样,都是追求用最小的力,做最大的功,只不过方法不同,效果也有点区别罢了——这些区别就是它的个性。

太极拳的发力有独特的地方,它追求整劲,也追求缠丝劲。它的整劲与一般技击和其它武术不同,从大的方面讲是一样的,都是能用上周身的力,但是太极拳整合周身的力与其它的不同。它的整劲追求的是对立统一的合力——周身一家,对立统一。

比如一般技击会蹬地旋转发力,增长动力臂,延长加速度路线。太极拳的旋转本身也是延长动力臂和加速度路线,但又要正反二力合一,必须有一推一拉两个力作用到对方身上,或者像剪刀那样往它身上合。简单讲,像拳击的整劲追求的是公转的整,而太极拳不只追求公转的整,还追求自转的配合。所以拳击可以打出肩,而太极拳打不出肩,肩在原地转,似乎是缩肩,其实是肩转,后劲催前劲,前劲催后劲,像车轮转。感觉是一塌肩发出的力。但肩并不往下缩,而只是原地转。这种发力的好处是拳头紧放在对方身上能发力,因为原地转不需要空间。

一般武术发力都是拉开距离再发力,不拉开距离不会发力,在擂台上靠得近了还得推开对方才能打出拳头。学会太极拳的发力不需要横向距离,通过原地旋转就能把全身的力量打到对方身上。这是太极拳发力的独特之处,所以太极拳的整劲,那可不是李小龙那样的寸劲可比的。他的寸劲只是爆发力强,需要极短的距离加速度。太极拳从脚到手都转,大圈有公转,小圈是自转,如旋腕,如转肩,如转胯。可以人紧挨着人发力,不需要一点横向距离。这种发力的方式实际上就是推手中紧挨着发力的方式,那种一翕合发力的,都是二次发力,就是蓄而后发,是我们反对的。因为太极拳追求一,反对二,太极拳必须会不蓄而发。

当然,太极拳不是排斥拳击那样的发力,它是要求先掌握原地转能发力,然后如何运用,是另一回事。也就是说,挨帮挤靠都能打人。这是多了一种技术,并非比拳击的必然高明。这也就是我一直反对的“大圈到小圈,小圈到无圈”进阶的错误说法的原因。无圈并不比大圈高明。大圈追求公转打人,无圈用自转打人,这是两种技术,各有优劣。大圈力大,只会大圈发力,只能用公转,必须拉开一定距离。无圈打人必须紧靠着,只会无圈打人,必须得近身搏斗。只掌握大圈的可以是好武术家,但只掌握无圈打人的,却不可能成为好的技击家。因为毕竟大圈打人是最常用、最有效的。

我刚学太极拳时,我的一个师兄也讲过要实战得学二路,当时我不懂,也就相信了,还跟着学了好长时间的舌。等练到一定程度,才知道这种观点很荒谬。一路拳练好,什么格斗都能应付。它的技术非常全面,如果不能实战,那是受到了很多太极拳理论的局限了,是受到自身认识和功夫的局限了。一路太极拳的拳法很多、掌法很多、腿法很多、摔法很多,这些东西没有什么柔刚的限制,或柔或刚,根据实际需要运用,不是拳套本身有什么缺陷。不是要求一路必须柔,不能刚,没有那种规定。拳不会局限人,就跟“道不远人,人自为道而远人”一个道理。

二路转身动作多,跳跃动作多,这被很多人以为是刚多,说明他们根本不懂刚柔是怎么回事。我就想问他们:练了多年二路会实战吗?会的只学一路也会,不会的把二路练得再熟也不会。这根本不是套路的问题,是人的问题。也不是刚柔问题,是人的思想问题。

太极拳的原理只有一个,那就是对立统一,它省力的原理是综合运用所有发力的部位,延长动力臂,缩短阻力臂,用杠杆和轮轴原理,也延长加速度路线却节省距离。所有的练拳的规律都在对立统一上,无论动静、开合、进退、刚柔、虚实、方圆……运动形式就是螺旋,螺旋是最好的对立统一形式。

太极拳错误的认识和说法最多,而且容易被世人接受,因为普罗大众认知普遍低。在太极拳领域,真理掌握在极少数人手里。



Powered by 意昂体育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365站群 © 2013-2024